国人为何不善研究日本?
2006-08-25 10:14:41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熟悉中日关系的人常有这样的感觉,为何几十年来,中国关于日本的著作很多,却没有出现过经典著作,非但没有一本能与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相比,就是民国时期戴季陶的《日本论》也恐怕没有人超越。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先前已有不少人就这个话题发表了高见,本文只是谈一点零散的感受。
中国人对日心态最大特征是轻视。轻视有两种,一种是绝对化轻视,即自以为了不起,实际上如同“夜郎自大”,不是仅仅看不起日本,是谁都看不起,唯我独尊。这是一种“无知型轻视”。另一种是相对化轻视,实际上如同“见人下菜碟”,对欧美就看重些,对日本则无论如何也重视不起来。这是一种“偏见型轻视”。应该说,上述偏见型心态者居多。
造成这种心态有三个原因。一是历史的惯性,即日本向中国学习的历史太长了,作为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即使到了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国策制订者们已经把中国视作争食的鱼肉,但学界对中国的研究冲动仍然强劲。直至今天,日本各种报刊上刊载的外国消息及报道等,有关中国的仍大大超出其他国家(包括美国)。
二是现实的错位。中国的确在20世纪初出现过研究日本的热潮。当时大批有志青年东渡日本,探求救国图强之路,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就是从日文转译开始的。《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最初都是从日文转译成中文。但随后日本的对华侵略及战败,使日本非但不能成为学习榜样,连研究对象也排不上了,中日民族的心态出现了错位。战后日本虽然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就,但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并不高,而中国虽然经济发展之路并不平坦,但在国际上一直拥有很高的声誉,更加强了双方心态的错位。
三是预期差异。日本作为一个岛国,一直对未来有很强的危机感。在许多日本学者略带傲慢的外表下,往往掩盖着自卑与自尊的冲突,隐藏着生存竞争的压力与求新图变的冲动。但中国似乎总是有很好的预期。据调查,日本的精英层对未来的展望最为悲观,而中国则明显高出,与美国不相上下。今天许多国内的研究者在国际场合遇到日本人,特别是作预期研究时,常会表现出轻视日本的心态。这种在高速发展中的大陆型心态与处于成熟性萧条中的海岛型心态,对未来预期当然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就成为研究的直接动力。
(作者庚欣,原刊于东方网,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