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帖子
  • 10889阅读
  • 3回复

9月17日杭州市市民广场助学当日结对1200个

楼层直达
级别: 义工
— 本帖被 春天的礼物 从 『 项目活动 』 移动到本区(2011-06-19) —
原始出处:钱晚电子版:http://zjdaily.zjol.com.cn/qjwb/html/2006-09/18/content_1213594.htm
1200名贫困生与爱牵手
3000名读者昨汇聚少年宫广场,现场汇兑33万元助学款
  昨天的杭州青少年宫广场,可能是杭州爱心、人气、温情最浓烈的地方。本报与省协作办、农夫山泉、浙江省邮政局联合举办的“朝阳1+1助学计划”广场千人结对助学行动在灿烂的秋阳下拉开帷幕。1200名四川、贵州,我省丽水、舟山、衢州等地的贫困学子的红色资料牌,像1200颗充满期待和希望的红色之星,撒落在少年宫广场。比红星更多的,是浙江人的爱心,3000多名来自浙江各地的爱心人士参加了昨天的广场助学活动,1200名贫困生在3小时内全部结对,邮政部门现场汇兑助学款33万余元。
已连续一周阴雨的杭州,昨天忽然放晴,给了助学活动一个无比舒适和令人愉悦的天气。一上午的助学结对活动,我们感受到了浙江人像秋阳一样热烈而诚挚的真情,虽然场地狭小,人群拥挤,汇兑过程较长。但是,所有不便都得到了宽容和谅解,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帮助贫困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打造中国的未来和希望。

花絮
  拿了奖金来捐助
  解放军杭州117医院机场路院区重症监护室的4位女医生护士结伴来到现场,集体资助几名贫困生,把贫困孩子当作他们监护室所有人员的孩子。前天刚发了一笔奖金,她们用这笔奖金作了助学资金。

  真有缘分啊
  张女士结了个很有缘分的女孩。她替外甥女来结对,无意中看到一份资料,那个小女孩是1997年7月23日生的,正好和外甥女同年同月同日生,真是太巧了。她当即就结下了这个对子。

  跑错了广场
  QQ号是4105****的读者在网上留言说:我今天跑到武林广场结对去了,结果那里在搞中秋礼品展,问了半天才知道弄错了,等赶到少年宫广场,早结完了。那个悔呀。但是我很想尽绵薄之力资助一个孩子,请与我联系!

  我是“铁杆将军”
  昨天广场上的风有些大,虽然悬挂名单的铁杆被铁丝牢牢固定在地上,但还是会被阵风吹倒。20名来自杭州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站在铁杆边,半个小时一换人,轮换把扶铁杆,都成了“铁杆将军”。

  走不成后门
  现场办理汇款的保俶路邮政支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忙里偷闲挑了份贫困学生资料,然后小声地央求忙得满头大汗的同事:“帮忙让我插个队,先汇款。”没想到同事忙得根本顾不上看他,挥挥手:“后面排队去。”

最早的捐助
5点半起床乘火车赶来
  昨天早晨6点半,本报和农夫山泉公司工作人员抵达少年宫广场,开始布置现场,贫困生的资料还没来得及挂在绳子上,两位母亲就带着3个孩子在一堆资料里挑了3份。其中一位姓顾的妈妈说:“我们住在临平,早就知道今天少年宫广场有助学结对活动,我们早晨5点半就起床了,坐了6点半的火车赶来,生怕迟了被别人认领光了。”顾妈妈说,两家的孩子都在临平一小读书,这样的助学结对活动对孩子的成长很有益,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同龄人读书有多么不容易,让他们知道珍惜自己的机会。
两位母亲带着孩子拿着资料牌,很耐心地在广场上等了两个多小时,最早在邮政现场汇兑处汇了学费。

最“大”的捐助
老奶奶准备了一万元助学款

  杭州76岁的马奶奶也到得很早,但是令我们吃惊的是,她为将要结对的孩子准备了一万元助学款。“我要供他们读完高中,要是他们能考上大学,我还要接着资助。我是孤儿,所以连小学都没有读完,后来凭着自己的努力,我成了单位里的业务能手。我深深知道知识的重要性,希望这些孩子能够有学习机会。”她说。
  马奶奶的3个外孙都读大学了,家里经济条件还可以,她和老伴都有退休工资,晚年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帮助几个贫困孩子读书。马奶奶还悄悄地告诉记者:“一万元钱是我平时省下来的,家里人不知道。不过,就是他们知道了,也一定会支持我的。”
结对活动正式开始后,马奶奶顶着烈日扎进人群,一张张资料翻看起来。中午时分,当记者再次碰到她时,她已经把助学款汇出了。马奶奶喜滋滋地拿着贫困生资料说:“你看,我资助了2个初一的孩子,一男一女,同一个班的,这样以后联系方便一点,而且他们还可以进行学习竞赛呀。”

最“意外”的捐助
“撞”到“赤脚女孩”赵秋红

  昨天是周日,正是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各种兴趣班开课的日子,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去上课,路过广场时纷纷驻足,给孩子结个远方的读书伙伴。
  赵秋红,本报开篇报道中提及的四川仪陇县大风乡的没鞋穿也要读书的赤脚女孩,她的照片刊登后,许多读者来电、网上留言,被她的精神所感动,纷纷指名要求与这个“赤脚女孩”结对。杭州学生许钰跟着爸爸去青少年活动中心上兴趣班,看到广场上有结对助学活动,就和爸爸说:“我们也结个对子吧。”爸爸同意了,她在资料林里看来看去,最后挑中了赵秋红,因为她和赵秋红都是12岁。
  直到结了对子,父女俩才知道,原来赵秋红是“名人”,许多人专程赶来挑赵秋红都没挑到,没想到被许钰“撞”到了。许钰说:“我12岁都读初一了,她12岁还在读小学三年级,就是因为家里穷吧。我要和她结长期对子,和她共同进步。”

最感动的捐助
“富人”小丁的“感谢工程”

  “排长队的情景现在很难得一见了。”昨天,在少年宫东侧小广场邮政现场汇兑学费处,虽然5位邮政人员一刻不停地办理手续,汇兑桌前还是排起了4条长龙,平均一个人要排队20分钟才能汇款。但是,大家拿着选中的资料牌,耐心地等待前面的队伍一点点缩短。
  排在队伍里的小丁有些特殊,他今年30岁,自小双腿残疾,他在红山农场工作了10几年,现在是那里的老师傅了,年收入2万元,他自称是残疾人中的“富人”。但“富人”小丁在资料牌中穿梭了好一阵,举棋不定,几次把口袋里捏得皱巴巴的钱拿出来数了又数。他有些尴尬地说:“好多孩子的资料都特别打动我,想多资助几个,可钱不够。”
  最后,小丁挑了一个正在读初中的贵州小女孩,他说自己中学没读完,吃够了没文化的苦。虽然厂里领导对他不错,自己也积累了不少机械维修的经验,可要进一步发展总觉得缺点什么。现在都已经30岁了,他每天晚上还挑灯夜读呢。
  小丁说,助学是自己的“感谢工程”之一。“作为一个中学都没毕业的残疾人能有今天,要感谢许多人,父母、朋友、厂里的领导和同事,还有许多素不相识帮助过自己的陌生人。”在此之前,他悄悄给灾区寄过钱,抽空去做过志愿者,也默默地帮助过不少残疾人,而资助这些贫困的孩子,也是他回报社会的方式之一。
离开之前,小丁仔细地抄下了贵州小姑娘的联系地址,他说,他要给这个孩子写信,不管以后她有没出息,都要鼓励她继续求学。

最执着的捐助
求求你们,给我结几十个吧

  看着汇兑桌前排长龙,3位女士捧着一大叠资料牌找到记者,她们是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的职员,是受公司全体同事之托来结对的。其中一位叫李沙的女士说:“我们想结对40个学生,公司还将特别成立一个助学基金,钱由全体员工共同筹集,我们会每年资助这些孩子的。以后你们还会再搞这样的活动吗?我们想和报社长期合作,帮助更多的孩子上学,还可以利用我们公司的资源,把一些更新换代的电脑送到贫困山区学校去。”
  中午12点半,所有孩子的资料都被认领完毕。在工作人员清场时,还有许多读者赶来,十分遗憾地打听是否还有结对助学的机会。
  杭州一家期货公司的负责人找到本报记者说:“工作太忙了,中午一下班我们就来了,还是晚了,还有没有剩下的贫困生?我们全包了。”记者告诉他,还有200多位贫困生资料是给前期网上留言和来电来函认领的读者预留的。他开始不罢休地“求求”记者给他结对几十个贫困生,结果,实在拗不过这位先生的坚持,记者交给他几十份资料。
我相信人与人之间是相互救赎的,没有人可以独自获得救赎。
级别: 新手上路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6-09-19
其实爱心无处不在!
级别: 荣誉会员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6-09-19
很好的活动

希望能看到后续
级别: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6-09-19
我又错过一次!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