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帖子
  • 7051阅读
  • 4回复

【思考】讨厌感动(轉自“多背一公斤”)

楼层直达
级别: 总版主
— 本帖被 楚哥 从 『 社会杂谈 』 移动到本区(2009-12-04) —
说到公益,人们总是想起感动一词。但其实我不喜欢感动。

我也总是说:“我们不要感动,要行动。”但这也没有明确表达出我对感动的看法。

每当有人对我说,若干年后我可以去当感动中国的人物了,我就象吞了一只苍蝇。

应该说,我讨厌感动。

然而现实又是多么奇怪呀,一说起捐助,总要把受助人说得多么多么悲苦,多么多么可怜,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他值得帮助。

幸好我到过很多地方的农村,和很多小朋友玩过,才知道他们虽然穷,其实一点都不悲苦、可怜,相反,他们其实很快乐,也许比我们城市的孩子都要快乐。

当然我不能否认,不是所有人在贫困或困难的环境中都能快乐的。但至少我能说,至少不是所有贫困或困难的人都是悲苦的,可怜的。

而将这些同胞描绘成悲苦的、可怜的,在我看来有两个原因:

第一,为了讨好捐助者,满足甚至是激发捐助者微妙的虚荣心。于是,捐助者变得越来越挑剔、麻木,和“高尚”了——他们只帮助最穷最苦的人,稍微次点的,他们恐怕会至少投上怀疑的眼神。

第二,描述者有意无疑隐瞒了部分事实,或者更贴切地说,描述者带着自以为是的眼光去评价待受助者,于是,别人永远是他想的那样了。可作证明的是为什么这些如此让人“感动”的故事里,总是很少有待受助人主动说出来的话——因为这里面本来就没有真正平等的交流,更多的,不过是一种你问我答式的“诱导”。

瞧,我们把公益做成什么了?

我想说的是,同情不是公益,正如同情不是爱一样(因为公益是爱)。同情是一种不平等的感情,用同情去激发公益心是一种短视和势利的做法。

也许更重要的——原谅我总是如此“势利”——同情不是一种长久的感情,所以这注定了不可能用同情去长久地激发一个人的爱心和行动。在这一点上,我更相信“快乐”的力量。

自然,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更多更好的说法请看:

警惕爱心争夺战的负面效应
级别: 总版主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6-03-31
强啊
级别: *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6-03-31
其实,事情的论述需要看两面

找到结合点才是最关键的
级别: 义工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6-04-12
来这个坛子的这些日子里,只有这个帖子最深得我心。

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交流是我们这个转型社会最亟需构建的。
所谓平等的交流,在我的认识里,就是把每个人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他的家庭背景或经济状况都不能影响你们之间原本的交流。就像爱一个人,如果是真爱,不会因为他一夜之间倾家荡产而背弃他,也不会因为他中彩票了而更多爱他。

据说,贝克汉姆的老爸是个下水道的修理工,当贝克汉姆身价飙升时,他的爸爸仍然在某个小镇过着修理工的平静生活,有记者质疑小贝对老爸不好,但是老贝说“我喜欢我的生活。”
这就是一个关于平等的故事。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
而在我们的国家,一人升天仙及鸡犬的事情太多了。

我想,这大概是因为很多人精神上没有独立的价值所致。
那么,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教育。是教育的理念。

我们的教育最失败的地方不在于应试教育,而在于没有培养孩子们做一个精神独立的人,做一个快乐的人,取而代之的是一味的教育孩子好好学习,以后才有机会找到好的工作,才有宽敞的房子,才有高级的轿车……这也就是很多父母“养儿防老”的症结所在。他们更多的认为生养孩子就是改变自己以后生活状况的机会。我觉得这样的父母是极度自私的。其实,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本身就给做父母的带来了许多欢乐,这是孩子给我们最宝贵的礼物。当孩子长大成人的时候,为人父母,应该松开双手,让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找寻自己的生命价值。

话扯远了,回到主题,窃以为平等交流是慈善公益步入正轨最重要的前提。
[ 此贴被袋鼠在2006-04-12 14 ]
我相信人与人之间是相互救赎的,没有人可以独自获得救赎。
级别: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6-04-17
我也讨厌感动!
特讨厌感动的流泪
做自己想做的事
并不是想让别人感动
初衷的好坏还要看自己的行动